|  
    个人简介 李丽华,女,1967年生,江西南昌人。日博体育注册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九三学社社员,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西省“三八红旗手”。 学习经历 分别就学并获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江西师范大学学士学位。2014.11-2015.11,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亚美文学研究系”访问学者。 十余年来,多次参与由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举办,美国福特基金会、联合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资助的女性学者成长与发展项目及相关学术研究项目等。 工作经历 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水利水电学校、南昌硬质合金厂中学。 研究方向 华裔美国文学,女性教育,性别文化研究。 主要教授课程 英语泛读,跨文化交际,西方文论,笔译,等。 主要社会兼职 江西省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妇女研究会理事,江西省妇女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江西省社会学学会理事。 主要科研成果 近年来,独撰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专著、教材等学术成果30余篇(部),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妇女研究年鉴等全文转载或摘录;主持或参与学术专著、教材多部;主持或参与多项省部级、美国福特基金会、联合国妇女发展基金会项目;多次获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多次参与国内及两岸三地相关国际研讨会并宣读论文。   另附: 一、主要科研成果(以下论文均为独撰或第一作者,专著与教材另外标明) 
 
    
        
            | 类别 | 成果名称 | 出处 | 时间 |  
            | 论文 | 大众文化 |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 2016 |  
            | 论文 | 作为文化理论家的西苏 | 法国研究 | 2016 |  
            | 论文 | 五湖四海VS东西两极:《虎妈战歌教育叙事的多重性》 | 教育学术期刊 | 2016 |  
            | 论文 | 电影、气候变化和乌托邦思想的困境 | 英语研究 | 2016 |  
            | 论文 | 从华美文学家赵-汤之争说起 |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 2012 |  
            | 论文 | 粉色蝴蝶:婚姻是女性的温床还是炼狱? | 中国图书评论 | 2012 |  
            | 论文 | 从两位华裔男性评论家性别批评实践说起 |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 2011 |  
            | 论文 | 政治立场与民族认同之争 | 江西社会科学 | 2010 |  
            | 论文 | 华美女性文学的身份政治 | 江西社会科学 | 2009 |  
            | 论文 | 华美女性文学身份政治诉求与纯粹艺术探寻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 | 2009 |  
            | 论文 | 文学场力的角逐与身份政治的构建 | 江苏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 2009 |  
            | 论文 | 国外女性职业与技术教育的发展 | 教育学术期刊 | 2010 |  
            | 论文 | 性别身份与种族身份的冲突、流变与杂合 | 宁夏大学学报 | 2008 |  
            | 论文 | 颠覆与重写——女性主义翻译的实质 |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 2006 |  
            | 论文 | 国外外语教育及其启示 | 教育学术期刊 | 2006 |  
            | 论文 | 西方女性主义教育学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 江西教育科研 | 2005 |  
            |   |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 | 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 | 2005 |  
            | 论文 | 欧洲性别文化对法语非洲国家女性教育影响 |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 2005 |  
            |   |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 | 人大复印资料《妇女研究》 | 2005 |  
            | 论文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06 |  
            | 论文 | 论中西文化差异与英汉翻译 |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 2005 |  
            | 论文 | 失衡学校教育情景对女大学生未来发展影响 | 妇女研究论丛 | 2004 |  
            |   | 入选《新华文摘》篇目辑览 | 《新华文摘》 | 2005 |  
            |   | 入选《中国妇女研究年鉴》(2001-2005) | 《中国妇女研究年鉴》 | 2006 |  
            | 论文 | 比较视域下江西经济转型与女性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 | 社会工作 | 2008 |  
            | 论文 | 一首女权主义的狂想曲 | 妇女与社会性别学通讯 | 2006 |  
            | 论文 | 男性参与性别平等——高等教育迈向性别平等的必由之路 | 促进性别平等-男性参与的研究与行动(北京大学出版社论文集) | 2009 |  
            | 论文 | 失衡的学校教育情境对女大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 | 妇女在中国科技发展中的地位及其面临的机会与挑战(中国环境出版社论文集) | 2008 |  
            | 散文 | 春雷女儿家乡行 | 社会性别视角下关爱女 孩行动(中国人口出版 社) | 2008 |  
            | 论文 | 师生互动对女生个性发展的影响 | 教学与性别文化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4 |  
            | 专著 | 《西方美学史》(中国社科院金惠敏主编,本人为主要参编人员) | 陕西师范大学 | 在研 |  
            | 专著 | 《世界各国和地区女性职业与技术教育》(第一作者) | 四川出版集团 | 2010 |  
            | 教材 | 《女性学导论》(华中师大祝萍燕主编,本人主要参编人员)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2007 |  
            | 教材 | 《商贸实用英语》(副主编) | 南海出版社 | 2000 |  
            | 文集 | 《中国现代教育》(副主编) | 南海出版社 | 2000 |    二、主要科研课题 
 
    
        
            | 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起止时间 | 科研 经费 | 本人承 担任务 |  
            | 美国少数族裔文学作品中的教育叙事 | 江西省教育规划十二五重点课题 | 2014-2015 | 3万 | 主持 |  
            |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华裔美国文学 | 博士启动基金项目 | 2013-2014 | 1万 | 主持 |  
            | 超越危险与愉悦:华裔美国文性/别研究 | 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 | 2010-2013 | 0.5万 | 主持 |  
            | 美国华裔女作家作品中的性别、种族与身份政治的建构 |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 | 2007-2008 | 0.5万 | 主持 |  
            | 世界各国和地区女性职业与技术教育 |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 2008-2010 | 2万 | 主持 |  
            |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江西高等教育与女大学生就业 | 江西省教育规划课题 | 2006-2008 | 0.4万 | 主持 |  
            | 大学英语教学中自主学习策略探究 | 省教育厅重点教改项目 | 2006-2008 | 0.8万 | 参与 |  
            | 江西“关爱女孩行动”的社会性别视角分析 | 联合国妇女发展基金会 | 2005-2008 | 21万 | 主要参 与人 |  
            | 性别与教育 | 福特基金会 | 2002-2004 | 55万 | 参与 |    三、部分荣誉与奖励 
 
    
        
            | 序号 | 奖 励 名 称 | 授予单位 | 获奖时间 |  
            | 1 | 江西省三八红旗手 | 江西省妇女联合会 | 2014 |  
            | 2 | 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 | 江西省教育厅 | 2011 |  
            | 3 | 江西省第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 江西省社联 | 2011 |  
            | 4 | 2005-2009年参政议政先进个人 | 九三学社南昌市委 | 2010 |  
            | 5 | 江西省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 江西省社联 | 2009 |  
            | 6 | 江西省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 江西省社联 | 2007 |  
            | 7 | 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论文和专著评选三等奖 | 江西省教育厅 | 2007 |  
            | 8 | 江西省九三学社征文奖一等奖 | 九三学社江西省委 | 2006 |        |